层阑不厌波光冷,明霞远捎鱼尾。
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
揉蓝片水。
曾簇蝶湔红,影蛾描翠。
锦石秋花,当时稳贴皂罗髻。
春城几番士女,纵嬉游元夕,沙界烟寺。
黄面瞿昙,白头宫监,也说千年遗事。
回心院子。
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
怀古深情,焚椒寻蠹纸。
【注释】
- 台城路:词牌名。
- 层阑(lán):多层檐的楼阁,也指高耸的建筑。
- 明霞:明亮的云霞。
- 细草含茸:小草嫩绿,像绒毛一样。
- 圆荷:圆形的莲叶。
- 揉蓝片水:揉成蓝色的水面。
- 簇蝶:聚拢在一起的蝴蝶。
- 影:倒影。
- 锦石秋花:色彩斑斓的石头上的菊花。
- 皂罗髻(jié):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用黑色染过的头发盘绕在头顶,形状像古代妇女用的黑色头巾或包头布。
- 元夕:元宵节。
- 黄面瞿昙(qú fān):梵语“瞿昙”音译为“瞿昙”,意译为“黄面”。指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又称释迦文殊师利。
- 白头宫监:指宫女。
- 回心院子:回心院是北宋时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所妓院。这里指宋代的京城汴京。
- 香泥:指香炉中的泥土,也指涂在佛像身上的泥巴。
- 萧字:指佛经,佛教用语。
- 怀古深情:对古人、故地、往事充满怀念之情。
- 焚椒:点燃辣椒。
【赏析】
这首《台城路·辽后洗妆楼》,词人以清空灵秀之笔,描写了一位宫女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景色描写到抒情,由实到虚,由外到内,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构思缜密,层次分明,情感充沛。
全词起句“层阑不厌波光冷,明霞远捎鱼尾”描绘出一幅晚霞映照的江上风景图;次句“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则刻画出宫女的婀娜身姿和轻盈步伐;第三句“揉蓝片水。曾簇蝶湔红”则是说宫女在江水中洗浴,洗涤掉身上污渍,然后在水中翩翩起舞,犹如水中的彩蝶一般。
下片“锦石秋花,当时稳贴皂罗髻”则进一步描绘出宫女的美貌和气质;“春城几番士女,纵嬉游元夕,沙界烟寺”则是说在元宵佳节之时,宫女与城中士女们一起欢度节日,在沙河岸边欣赏烟花爆竹;“黄面瞿昙,白头宫监,也说千年遗事”则是说在宫女眼中,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帝、权臣们如今已化为黄面瞿昙,白头宫监,而那些千年遗事也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最后两句“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则是说在回心院中,宫女想起了当年那位美丽的女子,她曾在这座庭院中留下过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如今这座庭院已经被废弃,只剩下一些破败的瓦砾和残垣断壁。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同时也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