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
一径野烟夕,孤村返照寒。
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
满酌主人酒,休歌行路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及题目要求的把握。
“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意思是说:乘着船儿经过谷口(山间小道),一直通向树林的边际。这里描写了诗人从谷口出发的情景,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孤村返照寒”,意思是说:在落日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显得格外凄凉冷清。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意思是说:石榴花开,就像红色的玛瑙一样,竹子长出来的样子,像绿色的宝石一样。这句写景中暗含诗人的赞美之情。“满酌主人酒,休歌行路难”,意思是说:斟满美酒来敬主人,不要再唱那些使人烦恼的歌谣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与乐观。
【答案】
译文:
我乘船经过山谷里的入口,一直到达树林的深处。
傍晚时分,一个孤单的村庄映入眼帘,它的影子在寒冷中显得如此凄清。
红色的石榴花如同红玛瑙,翠绿的竹子长势喜人如青玉。
斟满好酒敬主人,不要吟唱那令人忧伤的行路难。
赏析:
《过吴大村居》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诗,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村野居的晚景图,表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起句点明了地点——在“谷口”渡“舟”。次句交代渡舟后的情景,说明舟已到尽头,进入林子深处。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林端”二字,既写出了林子的深处,又暗点了“幽人”的身份。
颔联紧承上句,写诗人所见所感。“一径野烟夕”,“径”指小路,而“野”则表明了这条路不是专为游人准备的。“野”字写出山路的崎岖不平,也暗示着诗人的艰难跋涉。“孤村返照寒”中的“孤村”指的是诗人所要抵达的目的地——村舍。“返照”一词用得极为贴切。“返”,即返回;“照”,即日光反射。此词原意是指太阳落山时的光线,但在这里却形象地写出了村舍在夕阳下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炊烟袅袅升起的村落,感受到了诗人归途中的寂寥之感。
颈联继续写景。“榴花赤玛瑙”,这是诗人眼中的榴花。“竹色青琅玕”中的“竹”是指竹子本身,“青琅玕”是古代对翡翠的美称,用以形容竹子,更显出其高洁脱俗的品格。这两句写景中暗含诗人的赞美之情。
尾联直接抒情。前句写诗人向主人敬酒,表达对主人盛情的感激之情;后句写诗人不再吟唱《行路难》等悲凉的曲子,而是唱出欢乐的歌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与乐观。
整首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清新,富有情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沉真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