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注释:

  • 暝:傍晚时分
  • 投人外宿:在外面过夜
  • 桑柘蔼阴阴: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
  • 独树归禽少:只有几只归鸟
  • 平川隐雾深: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
  • 松篁:松树枝叶
  • 初月上:月亮刚刚升起
  •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 夕阳沉:夕阳西下
  • 渐觉微风起:逐渐感觉到微风拂过
  • 寥寥:形容声音稀疏、细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在外面过夜,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我的身影。只有几只归鸟,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松树枝叶与月光相伴,寺庙中的打击乐器在傍晚时发出声响,夕阳西下。渐渐地感觉到微风拂过,四周只有细微的山间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暝投人外宿”,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外过夜的决心,为下文的描绘奠定了基础。第二句“桑柘蔼阴阴”,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第三句“独树归禽少”,进一步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只有几只归鸟的稀少,更增添了一份孤独感。接下来的两句“平川隐雾深”和“松篁初月上”,分别描述了平缓的河流和松树枝叶上的月光,以及寺庙中的钟磬声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一句“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诗人由外景转入内景,微风吹过带来的是山水间的声音,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完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