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远望峨眉,满地残芦月上时。
不管瞿塘风浪恶,小篷窗底自题诗。
峨眉山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蜀江上夜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依恋之情。
诗作以峨眉山的半轮秋月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用“半轮秋”形容峨眉山上半截被月光照亮的山峰,营造出静谧、清冷的氛围。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通过“影入”这一动作,表现了明月倒映在流水之中的景象,增添了一份诗意和动态美。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则直接引出诗人夜行的背景,清溪位于峨眉山附近,三峡则位于四川与湖北交界处,这里的描写不仅点明了行进的方向,也为后续的思念之情埋下伏笔。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尽管身在异乡,但心中时刻牵挂着远方的朋友,体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
从文学角度分析,《峨眉山月歌》的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地名连用的方式,通过“半轮秋”、“影入”、“夜发”等词语,构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展现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更是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