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蛟石

女娲炼石补天缺,巨灵五丁运恍欻。云根万丈随手捩,指画变化自融结。
功成散材各飞去,正如工师斫髡留。剩蘖兹石不中选,突兀跃冶逃洪炉。
侧身一落三万里,乃在槜李城内东南隅。瘦如枯槁立昙瞿,飘如璎珞垂静姝。
沐日浴月几千载,亭馆空闻阅兴废。老藤蟠护如茑萝,经春花发珠百琲。
有时月下来美人,拔剑纵击沈将军。砉然声裂断右臂,血渍犹作紫绣纹。
有时化作扶筇叟,霜眉雪鬓多精神。谁其赏之赵王孙,手镌三字斯籀文。
或云遗自花石纲,或云好事范长康,千夫携至清宛堂。
最后考古小邾子,强更其名非信史。至今狂风骤雨夜,空中时见寒蛟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舞蛟石”是一块具有传奇色彩的太湖石,高四米,阔二米,上端有一半月形缺口,状如蛟龙,张牙舞爪。关于舞蛟石的起源,有不同传说,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岳飞后裔岳和声所著《舞蛟石歌》及其序言。舞蛟石在中国古代被收集为奇石的传统之一,有着坎坷的传奇经历。

赵孟頫为这块奇石题字“舞蛟”,使这块奇石得名并更名舞蛟石。相传,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运输线被迫中断后,舞蛟石被滞留在了嘉兴。这块奇石伴随收藏它的主人的命运,历经坎坷,几经辗转。舞蛟石最终被安置于南湖小瀛洲的仓颉祠前。仓颉被誉为“字圣”,舞蛟石被安置于此,或许正是适得其所。

舞蛟石也与书画家赵孟頫有着密切的联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为这块奇石题写“舞蛟”二字,因其而得名。据说,赵孟頫来此闲住时,对这块奇石极为欣赏,并为之题字“舞蛟”。

舞蛟石不仅是一块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它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自由和力量的向往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