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天缺,巨灵五丁运恍欻。云根万丈随手捩,指画变化自融结。
功成散材各飞去,正如工师斫髡留。剩蘖兹石不中选,突兀跃冶逃洪炉。
侧身一落三万里,乃在槜李城内东南隅。瘦如枯槁立昙瞿,飘如璎珞垂静姝。
沐日浴月几千载,亭馆空闻阅兴废。老藤蟠护如茑萝,经春花发珠百琲。
有时月下来美人,拔剑纵击沈将军。砉然声裂断右臂,血渍犹作紫绣纹。
有时化作扶筇叟,霜眉雪鬓多精神。谁其赏之赵王孙,手镌三字斯籀文。
或云遗自花石纲,或云好事范长康,千夫携至清宛堂。
最后考古小邾子,强更其名非信史。至今狂风骤雨夜,空中时见寒蛟起。

《舞蛟石》

舞动巨大的石头,是女娲炼石补天缺。巨灵神用五丁力士,将这块巨石移动。云根万丈高,随手一捩,指画变化自融结。

功成后,散材各飞去,就像工匠斫髡留剩的木材一样。这块石头上长出了嫩芽,但它不适合做建筑材料,只能突兀地跃入洪炉之中。

这块石头斜着身子落下三万里,它的位置在槜李城内东南的角落里。这块瘦得像枯槁直立的昙花,飘得像璎珞下垂的美丽女子。

这块石头沐浴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几千年了,亭馆里只空闻阅了兴废的消息。老藤蟠曲如同茑萝,春来时花发珠百琲。

有时月亮下来时,有美人在,拔剑纵击沈将军。砉然声裂断右臂,血渍犹作紫绣纹。

有时化作扶筇叟,霜眉雪鬓多精神。谁其赏之赵王孙,手镌三字斯籀文。

有人说它是遗自花石纲,也有人认为它是好范长康所制作。千夫携至清宛堂,最后考古小邾子,强更其名非信史。

至今狂风骤雨夜,空中时见寒蛟起。

注释:

【女娲】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中她曾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巨灵】传说中的巨人,相传他用手搬动了一块重达六千斤的巨大石块。

【工师】古时称造房子的人为工师,这里指能工巧匠。

【斫髡留】斫,砍;髡(kūn)留,剪短。

【月轮】月亮。

【亭馆】古代供人休息或观赏的园林建筑,多建在水边或山上。

【扶筇叟】扶着手杖的老人。筇,竹制的手杖。

【赵王孙】赵国的王子,这里泛指贵族。

【三字】篆体字体,笔画有三个横。

【花石纲】宋代官府征调民间运输花卉和奇石的专列。

【信史】可信的历史记载。

【槜李】即檇李,今浙江嘉兴一带。

【樛(jué)萝】弯曲的枝叶。

【静姝(shū)】静美的少女。

【沐日浴月】比喻历经风雨。

【亭馆空闻阅兴废】空有亭台馆舍,但无人管理,只听见议论兴废之事的声音。

【砏(zhuó)然】形容声音清脆悠远。

【扶筇叟】扶着手杖的老人。筇,竹制的手杖。

【簪(zān)子】古代的一种首饰,形如棒槌。

【寒蛟】寒气的巨蛇。

【遗自花石纲】出自宋代花石纲的故事。

【槜李】即檇李,今浙江嘉兴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石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十二句,前八句描绘了舞龙石的形象特征,九、十两句写舞龙石经过千年风雨的洗礼仍屹立不倒,第十一、十二句写舞龙石经过千年风雨的洗礼仍屹立不倒,最后一句又回到舞龙石上,并把舞龙石比作扶筇叟,最后两句又回到舞龙石上,并把舞龙石比作扶筇叟,表达了作者对舞龙石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