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无风,斜阳满地游丝软。画帘先卷。莫认新来燕。
曲曲阑干,搭住垂杨线。春犹浅。才过青眼。便睹夭桃面。
点绛唇 · 戏题自画绯桃新柳小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戏题自画绯桃新柳小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春色之盛,下片写人与花鸟之乐。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下面是全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首词以景语起句,用色彩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风柔日暖轻飞絮,雨细风斜弄落英”则进一步描写了春光明媚、微风拂煦的气候特征以及春花飘零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春日氛围,也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绿暗藏莺啼,青回窥柳摇。”词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绿”、“莺”、“柳”等自然景物赋予生命,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气的春日景色。莺儿在绿荫中鸣唱,柳条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美好。这种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动感,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鲜活。
“花底相深浅,枝头不相饶”两句则通过对比映衬,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花朵之间相互映衬、竞相开放,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繁花似锦的美丽图画。然而,柳树却不同寻常,它紧紧抓住每一株花的枝条不放,仿佛在向它们炫耀自己的美丽与娇艳。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表达了词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则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巧妙地将柳树的枝条剪裁得整整齐齐。这既是对春天特点的生动描绘,也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同时,这也寓意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词通过对春光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卓越才华与深厚内涵。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份蕴含丰富哲理与情感的艺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