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春绣

银管方休。见几点轻阴,飘漾帘头。炉香未息,花粉初浮。好个莺儿声溜。惜春光一线,任金线吊也难留。且抛愁,把窗纱笼上,翠影偏幽。
困人是今天气,因懒向书翻,聊取针抽。芳渚一泓,锦鸯双睡,天工妙处难求。喜蕉滴碎心,这多时、不到南楼。俏鹦哥。竹枝弄月,叫挂金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从天上来·春绣》是清朝时期由鲍芳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银管方休。见几点轻阴,飘漾帘头。炉香未息,花粉初浮。好个莺儿声溜。惜春光一线,任金线吊也难留。且抛愁,把窗纱笼上,翠影偏幽。

  2. 诗词鉴赏

  • 画面感:诗中“见几点轻阴”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视觉享受。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细节(如“炉香未息,花粉初浮”),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惜春光一线,任金线吊也难留”则流露出一丝哀愁,反映了诗人在美好时光流逝中的无奈和留恋。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轻阴”、“莺儿声溜”等,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诗意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这些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1. 创作背景
  • 《春从天上来·春绣》创作于清朝,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鲍芳茜作为当时的文人,其作品自然也受到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鲍芳茜的《春从天上来·春绣》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春天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把握,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