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伏虎坪至白鹿庵

积溜昨方静,欣看朝暾烘。
披衣启山窗,山色逾玲珑。
呼童蜡双屐,未老先扶筇。
危桥仄曲径,澄潭潋微风。
相依只舅甥,笑傲轻王公。
乍探蓬莱室,复叩梵王宫。
怪石踞虎豹,匹练飞长空。
悬磴三百级,步步凌云中。
小陂偶憩足,洗耳响潺淙。
千尺石笋绿,半岭山花红。
行行历崎岖,振衣入幽丛。
郁彼般石台,蠲洁无尘封。
天柱当其前,大涤后峙雄。
危石瞰平陆,幽兰间青菘。
白云迷远岫,涛声沸长松。
山僧尽忘机,兀坐对春融。
截竹引清涧,啜茗谭从容。
人生忽如寄,百岁会有穷。
戚戚将奚为,忙忙亦徒庸。
惜哉山水佳,啸傲输雷宗。
终当谢世鞅,卜筑九锁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伏虎坪至白鹿庵》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由清代诗人钱佳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清初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见长,其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1. 诗歌原文
  • 积溜昨方静,欣看朝暾烘。
  • 披衣启山窗,山色逾玲珑。
  • 呼童蜡双屐,未老先扶筇。
  1. 诗歌赏析
  • 诗中“积溜昨方静,欣看朝暾烘”描绘了清晨时分,水流平静的景象,以及阳光照射下的温暖感觉,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披衣启山窗,山色逾玲珑”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打开窗户欣赏山景时的愉悦心情,山景因光线和视角的变化显得格外清晰美丽。
  • “呼童蜡双屐,未老先扶筇”则通过呼唤儿童准备行装,以及自己尚未衰老就已开始享受旅行的轻松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自然和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1. 艺术特色
  • 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朝暾”(早晨的阳光)、“玲珑”(清澈透明),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歌的结构简洁明了,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历史影响
  • 钱佳的这首作品虽然不是非常知名,但在清代文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显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情和造诣。

《自伏虎坪至白鹿庵》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