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

万物纷纭录计然,扫除赖有笔如椽。
惊闻巷口催年鼓,赢得床头押岁钱。
好客都归诗社里,苦吟闲寄酒炉边。
明朝记是新春日,影事从教算旧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是一首清代诗人鲍临创作的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暮时分的生活情景,以及人们对于新年的期盼和喜悦。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鲍临,字敦夫,浙江山阴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同治甲戌进士,并曾担任编修等职务。他的生平与文学成就都反映了清代文化的一个侧面。
  2. 诗歌原文:《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的原文如下:
    万物纷纭录计然,扫除赖有笔如椽。
    惊闻巷口催年鼓,赢得床头押岁钱。
    好客都归诗社里,苦吟闲寄酒炉边。
    明朝记是新春日,影事从教算旧年。
  3. 诗歌解析:整首诗以“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为题,通过对年末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万物纷纭录计然,扫除赖有笔如椽。”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观察以及对写作才能的自豪。后两句“惊闻巷口催年鼓,赢得床头押岁钱。”则表达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对新一年的期望。
  4. 艺术特色:鲍临的诗作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比如把笔比作能记录万象的“椽”,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此外,诗人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赋予深刻的人文意义,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温暖。
  5. 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同样重要。《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创作于清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同时文人墨客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岁时节令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和渔笙岁暮即事元韵》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也同样引人入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研究清代文化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