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立秋》是清代词人钱孟钿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及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 作者介绍:《满江红·立秋》的作者是钱孟钿,字冠之,号浣青,江苏武进人。他是尚书钱维城之女,巡道崔龙见之妻,有《浣青诗草》等作品传世。
- 创作背景:该词可能是在清朝中期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态,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 词作原文:
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
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
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
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
杨柳岸,菱歌歇。
摇落尽,江潭雷寅威,雷日钏编选,中国历代百花诗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67页。
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
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
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
- 诗词鉴赏:这首词以立秋为背景展开想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反映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变化。其中,“杨柳岸,菱歌歇”一句,不仅描绘了秋日的宁静美景,同时也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整体上,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词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集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身。钱孟钿的这首《满江红·立秋》,不仅是其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风貌和魅力。
钱孟钿的《满江红·立秋》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抒发个人情怀的词作,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词无疑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