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江月

桐梢月下,漾晴空如水,天涯漠漠。为问西风缘底事,做弄愁人萧索。秦岭西连,燕云北亘,枨触情怀恶。故人何处,鳞鸿负却前约。
还念故园莼鲈,东篱秋色,正绕南枝鹊。风景还同人事异,犹是它时帘幕。不尽山川,无边离思,木叶萧萧落。阑干十二,助愁一片残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江月·桐梢月下》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钱孟钿创作的词。下面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钱孟钿,字冠之,号浣青,江苏武进人。他是一位尚书钱维城的女儿,巡道崔龙见的妻子。钱孟钿的诗作《浣青诗草》等展现了其文学成就。
  1. 作品原文
  • 桐梢月下,漾晴空如水,天涯漠漠。为问西风缘底事,做弄愁人萧索。秦岭西连,燕云北亘,枨触情怀恶。故人何处,鳞鸿负却前约。还念故园莼鲈,东篱秋色,正绕南枝鹊。风景还同人事异,犹是它时帘幕。不尽山川,无边离思,木叶萧萧落。
  1. 整体翻译
  • 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晴朗的天空清澈明亮,如同平静的水一样。为何西风如此无情地扰乱了人的心绪,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秦岭和燕云横亘在北方,触动了作者的情怀,使得心情更加沉重。远方的朋友在哪里?书信中的问候无法传达你的思念。我仍然怀念故乡的莼菜和鲈鱼,秋天的景色依然美丽,就像南枝上的喜鹊。虽然风景没有改变,但是人和事已经不同了,落叶纷纷飘落。
  1. 词句注释
  • “桐梢月下”指的是月光下的桐树林。“漾晴空”形容天空清澈透明,“天涯漠漠”则表达了遥远、空旷的感觉。“为问西风”询问为何西风会扰人心神。“秦岭西连”指山峦向西延伸至秦岭,“燕云北亘”则是指山脉向北延伸至燕云地区。“枨触情怀恶”中的“枨”字可能指的是触动。“故人何处”询问朋友现在何处。“鳞鸿”指鱼雁传书,“负却前约”意味着未能按时收到书信。“还念故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风景还同人事异”表示尽管景物依旧但人事已变。“尽”和“无边”都形容思绪的广阔和深远。“木叶萧萧落”描述树叶的飘落声,营造了凄凉的气氛。
  1. 白话译文
  • 桐树林下月光洒满大地,天空像洗过一般清澈明净。为何西风如此令人烦扰,让人感到无比孤寂?秦岭连绵到西边,燕山延伸到北方,这些自然风光触动了作者的情感,让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远方的朋友你现在在哪里呢?通过书信向你问候却总是无法传达我的思念之情。我仍然怀念故乡的美味——新鲜的莼菜和鲜美的鲈鱼,以及秋天的美丽景色,就像是南枝上忙碌的喜鹊。虽然风景没有改变,但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落叶纷纷飘落。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或远行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与自然美景共存的感慨。
  1. 名家点评
  •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这首诗受到了学者们的不同评价,但普遍认为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轶事典故
  •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学者认为诗中提到的“故园莼鲈”和“东篱秋色”,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的家乡或是他的田园生活。此外,“鱼雁传书”也常被用来象征书信往来,暗示了诗人与远方亲友间的联系与交流。

《酬江月·桐梢月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