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公安令许于磐

高陵南望碧波流,但见公安水上浮。
青草蛙鸣骑马路,夕阳客渡钓鱼舟。
凌风白鸟临前浦,向日红蕖映晚楼。
怪道神仙来吏隐,更于何地觅瀛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公安令许于磐》是清代的一首诗,作者是阎锡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阎锡爵:字丹午,号潜丘,江苏无锡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情感、描绘山水为特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1. 诗句原文
    高陵南望碧波流,但见公安水上浮。青草蛙鸣骑马路,夕阳客渡钓鱼舟。凌风白鸟临前浦,向日红蕖映晚楼。怪道神仙来吏隐,更于何地觅瀛洲。

  2. 诗意解析

  • “高陵南望碧波流”:这句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地上,向南望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河流在视野中流淌,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 “但见公安水上浮”:这里的“但见”表达了一种偶然的视觉体验,而“公安水上浮”则形象地表现了水面上的公安县(今江苏苏州)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轮廓。
  • “青草蛙鸣骑马路”:这句通过青草、青蛙和马儿的声音,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 “夕阳客渡钓鱼舟”:夕阳西下,客人们开始在河边搭起临时的小舟,垂钓休息,这样的场景显得格外悠闲自得。
  • “凌风白鸟临前浦”:风中的白鸟掠过河面,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 “红蕖映晚楼”:荷花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如同美丽的晚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怪道神仙来吏隐”:这里的“怪道”表达了一种惊异和赞叹的情感,神仙一般的人物竟然选择了隐居之地,令人感到神奇和不可思议。
  • “更于何地觅瀛洲”: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理想居住地的向往,暗示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人们更应该珍惜并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送公安令许于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