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黄雨洗白,晴乾面黑苦。
斗不满十钱,价轻贱如土。
里长下乡来,狰狞过猛虎。
茅屋居中坐,探怀出催簿。
指簿呼姓名,不啻奴与虏。
小心奉殷勤,酒食犹带怒。
谓自入公门,多年识规矩。
非由上官差,谁敢问花户。
昨日蒙钧帖,上插飞毛羽。
严行提经承,郡县难作主。
急索春夏粮,期限不过五。
东南西北乡,奔波酸两股。
片刻何有停,四处相讨取。
离家连今朝,明归恰当午。
闻言耽时光,迟挨亦何补。
耕地须输租,向谁诉贫窭。
圈有子母牛,大小听客估。
月上深醉行,咆哮动村坞。
去去莫重来,家家欲悬釜。
闻君旋井闬,只恐遭其侮。
情知不可留,聊赠粟一庾。
赠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粟》是一篇出自《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的典故,讲述了周瑜与鲁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主要人物包括孙权的谋士鲁肃和杰出的将领周瑜。
《赠粟》的故事背景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但同时也孕育了诸多英雄豪杰的诞生。在众多历史故事中,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性格刻画而著称。
《赠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人际关系。鲁肃作为孙权的重要谋士,他的慷慨解囊不仅体现了个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互相扶持。同时,故事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权力斗争,展现了不同势力之间如何通过智谋和勇气来维护各自的利益。
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周瑜的英勇善战和鲁肃的深思熟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的性格互补,使得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东吴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性格上的互补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赠粟》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向人们传递了友谊、智慧、忠诚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赠粟》不仅是一篇充满历史韵味的典故,更是一本蕴含深刻哲理的人生指南。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一故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