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长陵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
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
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谒长陵》是明代诗人钱谦益的作品,全文表达了对明朝皇帝的尊敬和哀悼

《恭谒长陵》是钱谦益在明十三陵中的一处景点所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长陵的雄伟壮丽,还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及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他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被誉为虞山先生。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学识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
  1. 诗歌原文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
    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
    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间。

  2. 诗歌解析

  •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这里描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英明神武与靖难战役的胜利,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 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和对北方边疆的掌控,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帝王的哀思。
  •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描绘了皇家墓地的壮观景象,同时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变迁。
  • 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间。:反映了作者作为史官,见证了明朝多次北伐的历史事件,并以此感慨自己一生的坎坷与无奈。

《恭谒长陵》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皇帝尊崇之情的诗歌,更是通过文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通过对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背景,进一步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