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蔽洛峥两山,清伊北走经其间。
一年佳赏惟有雪,尽补缺坏苏枯顽。
嗟此天生奇妙地,偏遭刳斫丁时艰。
祸首胡灵继周照,造寺日役千倕般。
穷极土木意不已,山灵无术免忧患。
我昨南归值晴霁,周视不禁凋朱颜。
宾阳洞古尚因势,幽暗故是鬼所寰。
夺取为佛雕巨像,青螺簇脑千髻鬟。
露胸袒右尽趺坐,捧以么䯢鬅头蛮。
门侧力士倚壁立,鳞甲动肘修蛇擐。
肩差足比尚不一,悉抹金碧填朱殷。
最后黝黑视不审,高处似是垂花鬘。
嗟此地乃作俑始,余遂踵事日无闲。
有如道左一家宅,巨壁凿空成通阛。
侧倚傍附亦不论,举椎持凿缒或攀。
一龛工就费几许,径见连车倾府圜。
就中岂但司农积,恐兼司寇之罚锾。
氓隶何识亦奔走,金银菽帛输无悭。
纷纷似中风狂疾,甚有妇女捐钗镮。
高簇蜂房下狗窦,遍列对岸穷前湾。
自知奉佛以祈福,豪毛肯恤茕与鳏。
密文酷网连连起,无辜十九填狴犴。
当时岂无有识者,目击徒有悲泪潸。
窃议语未及脱口,已见流血戮谤讪。
岂料留遗到今日,犹藉只便虱阴奸。
像设摧折莓苔杂,腥腐熏灼烟煤黫。
娲皇补天尚有石,谁乞补此初质还。
又无壮士手巨刃,尽情为我纤悉删。
懿哉滕六善所职,玉花剪刻一律颁。
回旋少覆乘巽二,抵隙投闲力尤娴。
遂使山灵霍然起,亭亭瑶立忘夙瘝。
我沿濯龙池再往,寒磴滑披冻管。
鸿雁低下时留爪,高坐惜尾余白鹇。
疑冰芃狐隐不渡,深罅剩有扑朔跧。
瑶林玉树各挺挺,未惜埋死幽丛蕳。
昔者思公守洛日,坦怀待士无防闲。
留此纵赏属欧谢,酒车载妓来班班。
我行无侣唱无和,一形一影何孤孱。
有兄遥阻太行北,极望不见天井关。
荒店冻杯只独酌,烧残烛泪花斑斓。
拨灰炙砚送长夜,欹倾纸上千痕斑。
重缄欲寄待明发,倒身被底如弓弯。
清伊对户亦识我,寒声丙夜逾淙潺。
龙门作寄望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门作寄望峰》是清代诗人钱澧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龙门美景的赞叹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钱澧在诗中以“龙门蔽洛峥两山,清伊北走经其间”开篇,描绘了龙门山的雄伟与壮丽景象,其中“龙门”指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而“洛峥两山”则指龙门山及其两侧的山峰。接着,“清伊北走经其间”暗示着河水从山上流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一年佳赏惟有雪,尽补缺坏苏枯顽”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他观察到只有在冬天,雪花覆盖的时候,才能欣赏到龙门山的美,那时其他季节,山体被雪覆盖,显得更加荒凉。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
“嗟此天生奇妙地,偏遭刳斫丁时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惋惜之情。这里的“刳斫”是指对山体的破坏性开采行为,而“丁时艰”则指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事件中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伤害的批判。
《龙门作寄望峰》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忧虑和思考。这首诗通过对龙门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破坏环境的谴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