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 送春

风风雨雨。暗地相催,春光到此将别。欲待款留,无计反增凄切。东君怎不体谅,促春回、把人抛撇。更望里,尽销魂、只见落红堆积。
每到春归时候。便引起、愁肠细丝如织。杜宇声声,不管旧时相识。枝头报春去也,恁忘情、了无怜惜。怎似我,倦伤春、还恋此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送春》是一首由清代钱念生创作的词,出自于其作品《绣馀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钱念生,字咀霞,常熟人。他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以其丰富的词作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闻名于世。
  1. 词作原文
  • 风风雨雨。暗地相催,春光到此将别。欲待款留,无计反增凄切。东君怎不体谅,促春回、把人抛撇。更望里,尽销魂、只见落红堆积。每到春归时候。便引起、愁肠细丝如织。杜宇声声,不管旧时相识。枝头报春去也,恁忘情、了无怜惜。怎似我,倦伤春、还恋此日。
  1. 词作鉴赏
  •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其中,“杜宇声声”象征着春天即将离去,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词中的“更望里,尽销魂、只见落红堆积”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使得词人感到无尽的哀愁和失落。而结尾处“怎似我,倦伤春、还恋此日”则反映了词人在感叹春去秋来的同时,仍然对过去的日子怀有留恋之情。

《声声慢·送春》不仅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词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