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 落花

风雨连绵不断。残韵馀香零乱。着意留春,难将春绾,转眼红妆换。
寂寂小庭飞片片。花梦可怜谁管。最算是多情,怜香蛱蝶,犹是寻花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花·落花

《雨中花·落花》是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作品,该词作于宋仁宗景祐年间(公元1034-1047年)。这首词描绘了春日落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离别与相思的深切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词的上片开头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剪翠妆红欲就。”接着用“一对鸳鸯眠未足”来描写情侣之间的柔情蜜意。然而,好景不长,“叶下长相守”的场景很快被打断,因为“莫傍细条寻嫩藕”。这句表达了词人在寻找爱人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感。

词的中间部分转向了更为抒情的主题:“雨中花–欧阳修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这里,欧阳修通过“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展现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深刻感悟。他的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这几句表达了他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同时,他也借酒浇愁,通过“醉借落花吹暖絮”,将自然美景转化为情感寄托。

词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这里,欧阳修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还暗示了自己对当前分离状态的无奈接受,“留作相思处”更是体现了他内心深深的相思之情。整首词以落花为喻,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思与自然景致相结合,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雨中花·落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从文学技巧还是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词都是中国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