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白。山光白衬天光黑。天光黑。沉沉远水,玻璃冻墨。
羔裘粘满花魂魄。芒鞋印满人踪迹。人踪迹。高低路径,杖藜须策。
忆秦娥 · 踏雪(消寒十咏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踏雪》是清代诗人鲍之芬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季雪景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忆秦娥·踏雪》通过“山光白”与“天光黑”的鲜明对比,生动描绘了冬日雪后的大自然景色,其中“山光白”象征着纯净与宁静,而“天光黑”则暗示着寒冷与寂静。这种色彩上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句中的“羔裘粘满花魂魄”与“芒鞋印满人踪迹”,分别描绘了穿着温暖衣物的行人与被足迹填满的山路,展现了人们在雪地中行走的场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人踪迹”与“杖藜须策”等词语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在雪地行走时的生活方式。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雪景。此外,“人踪迹”与“杖藜须策”不仅是对景物的描述,更是通过对这些具体动作的描写,传达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
《忆秦娥·踏雪》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将雪后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