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剑气总堪珍,剑匣珠胎贵养真。
花欲芳菲先敛萼,月将圆满自无尘。
读书岂仅科名计,阅世徐看意气驯。
九十韶华驹过隙,少年休负艳阳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珠光剑气总堪珍,剑匣珠胎贵养真。
花欲芳菲先敛萼,月将圆满自无尘。
读书岂仅科名计,阅世徐看意气驯。
九十韶华驹过隙,少年休负艳阳春。
《示徐生静三》是一首清代诗人缪徵甲创作的古诗。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珠光剑气的美丽以及花月的清高超逸。首两句“珠光剑气总堪珍,剑匣珠胎贵养真。”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珠光剑气的珍贵在于其天然之美和内在的价值,而剑匣中的珠胎更是需要精心养护,才能展现其真正的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花欲芳菲先敛萼,月将圆满自无尘。”,通过对花与月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受到推崇,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不为外界繁华所动。
最后两句“读书岂仅科名计,阅世徐看意气驯。”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修养和性情的培养。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内在品质提升的精神追求。
《示徐生静三》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