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作

弓月悬星汉,寒光落万家。
蛩吟清露重,雁带碧天斜。
父母怜游子,关山感物华。
徘徊明镜里,举首望浮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七日作》是清代诗人缪公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中的“弓月悬星汉,寒光落万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空景象,仿佛天边的弯月高挂,星辰璀璨,月光洒向大地,温暖了千家万户。这样的画面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和谐与安宁的向往。

“蛩吟清露重,雁带碧天斜”两句则转入夜晚的虫鸣和飞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气氛,使人仿佛能听到秋虫的低吟,感受到大雁划过天际的动态,以及它们带给旅人的一丝思念。

“父母怜游子,关山感物华”这两句则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通过父母的关爱联想到自己的游子身份,以及对远方山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尤为常见,常常被视为文人墨客抒发离愁别绪的一种方式。

“徘徊明镜里,举首望浮槎”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憧憬。明镜里可能映照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而浮槎可能代表着诗人对于远行或探索未知领域的愿望。这里的“浮槎”很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木筏,常被用来比喻远方或者新的开始。

《九月七日作》是缪公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具意境的画面,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充分展现了缪公恩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