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怀遐亭

皎皎西飞月,愁心欲寄难。
故人千里隔,树影一庭寒。
诗句凭谁赏,星躔只独看。
无穷惆怅意,吟望自盘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怀遐亭》是清朝诗人缪公恩的作品。缪公恩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清代诗词的韵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基本信息
  • 作者介绍:缪公恩,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 诗歌原文:《冬夜怀遐亭·其一》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遥想远方的朋友,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1. 内容解析
  • 情感表达:诗中“皎皎西飞月,愁心欲寄难”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看到天空中的月亮而心生愁绪,难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 自然描写:“霜风连日恶,霜月连夜苦”,通过描绘霜风和霜月的寒冷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所处环境的寒冷和孤独。
  • 友情抒发:“念我手足爱,相望若秦楚”反映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如同遥远的距离无法拉近彼此的心。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缪公恩在《冬夜怀遐亭·其二》中使用了“明月”、“霜风”、“霜月”等意象,这些意象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幽美的意境。
  • 语言风格:缪公恩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传达情感,同时带有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结构紧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对友情的感慨,最后以对友人的思念作为结尾,形成了一个圆满的循环。

《冬夜怀遐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画卷。缪公恩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