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冻长空万籁收,暮烟凝碧入层楼。
千林野树森霜气,半榻青灯冷月钩。
雁去诗成难寄远,夜寒酒薄不降愁。
故人一别无消息,回首燕台天际头。
暮坐偶成兼忆洪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坐偶成兼忆洪大》是清代缪公恩的一首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缪公恩(约公元1728-1803年),字子重,一字无垢,号青莲居士,浙江嘉兴人。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与厉鹗、厉樊榭齐名,并称“浙西三老”。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
诗词原文及翻译:
云冻长空万籁收,暮烟凝碧入层楼。千林野树森霜气,半榻青灯冷月钩。雁去诗成难寄远,夜寒酒薄不降愁。故人一别无消息,回首燕台天际头。
- 诗句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傍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之中。特别是“云冻长空”和“暮烟凝碧”两个词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辽阔的天空之下,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作品背景:缪公恩的生平经历了多次官场变动和个人生活的起伏,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暮坐偶成兼忆洪大》展现了缪公恩精湛的文字功底和深邃的艺术眼光。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其转化为富有哲理和美感的意象,使之成为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文化影响:这首古诗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和诗人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都曾受到缪公恩作品的启示。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画卷。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