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一日独酌

朋赏一时尽,寒花不改芳。
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
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
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后一日独酌》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赛音布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朋赏一时尽,寒花不改芳。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

这首诗通过赛音布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歌开篇“朋赏一时尽,寒花不改芳”描绘了重阳节的欢乐气氛和自然界的坚韧生命力。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习俗,这里的“朋赏一时尽”意味着节日期间人们相聚一堂,共享欢乐。而“寒花不改芳”则表现了即便是在寒冷的秋天,依然有花朵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美丽。

“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透露出诗人对重阳节的喜爱以及自我调侃的幽默感。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选择了在这一天饮酒作乐,这种态度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沧海的广阔象征着人生的辽阔和无常,而“青云鬓发苍”则形象地描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发丛生的景象,暗示着人生的衰老和变化。

“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诗人在诗中提到的“三径”,通常指隐士隐居之处,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退隐之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重阳后一日独酌》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个人境遇的感受,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