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其二

惯将双屐作生涯,浅水疏篱小住家。
自笑得居香雪里,读书倦后便看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度梅岭·其二》是明代抗倭名将,文学家戚继光的作品。以下将从诗歌背景、内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创作时代
  • 历史背景:《度梅岭·其二》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这一时期正是戚继光担任东南沿海一带的抗倭名将期间。
  • 社会环境:明朝中期,东南沿海一带经常受到倭寇的骚扰,戚继光作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其诗作很可能反映了当时边地的生活状态和士兵的辛劳。
  1. 主要内容
  • 戍边生活:诗歌中通过“北去南来已白头”、“逢人莫话旧时愁”等词句,展现了边疆士兵们的辛酸与无奈,表达了他们长期戍守边境,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孤独和辛酸。
  • 田园生活:诗中有“惯将双屐作生涯,浅水疏篱小住家”,描述了诗人以双屐为生,居住在简陋却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体现了一种隐逸而闲适的田园生活。
  • 读书赏花:“自笑得居香雪里,读书倦后便看花”描绘了诗人在阅读书籍或疲惫之余,喜欢欣赏周围的花花草草,这种生活态度显得悠然自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1. 作品特色
  • 简洁明快: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鲜明,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深刻感悟。
  • 情感丰富:诗歌蕴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多种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艺术成就:作为一首反映边塞生活、戍边士兵心理的佳作,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位置,被后世学者研究并传颂。

《度梅岭·其二》不仅是戚继光个人历史的见证,更是明朝边防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