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书兴和潜山丈

淡沱暄风霁景成,幽居阒寂未须名。
苍苔被径少人迹,红雨泼帘多鸟声。
药谱茶经情每寄,吟鞭画舫乐慵争。
无端一晌看花梦,春色分明似锦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书兴和潜山丈》是一首由钟大源所作,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暮色中,独自寻幽访胜,享受着自然美景与宁静时光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钟大源在《暮春书兴和潜山丈》中写道:“淡沱暄风霁景成,幽居阒寂未须名。苍苔被径少人迹,红雨泼帘多鸟声。”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在春日的黄昏时分,漫步于静谧的山林之中,四周静悄悄的,无人打扰。周围的小路被新绿的小草覆盖,显得格外宁静。
  2. 诗歌赏析:这首诗体现了钟大源在春天的独特体验和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变化和微妙之处。“淡沱暄风霁景成”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天气转暖,阳光和煦的景象。而“幽居阒寂未须名”,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无需外界的纷扰来定义他的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3. 文学背景:钟大源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文风兴盛、文人骚客辈出的时期。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钟大源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善于以简练的语言捕捉景物的特点,通过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境界。

这首诗不仅是钟大源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于自然美感悟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忙碌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之心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