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源
这是一首赞美周松霭先生及其诗文集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 - "百川"指的是众多的河流,"东来"表明它们的源头在东方。"溟澥"是一种大海的名称,"洪纤"则形容它的宽广和深广。"潴"在这里是指积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众多的江河都从东方流来,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 - 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 "鳌"指大龟,通常与海洋相关。"波"表示波浪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年间任杭州知府时种的松树。诗中赞美了这株松树的美丽,也反映了苏轼的政治理想和人格魅力。 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峨嵋玉局天人流,元祐作守来杭州。 峨嵋(四川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玉局(玉皇大帝的宫殿)是指道教的神仙世界,这里指代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祐是宋朝的年号,苏轼当时担任杭州知府。 两湖浚后葑草薙,长堤筑罢垂杨柔。 两湖指的是杭州的两个湖泊,葑草是水生植物
焦山旧藏周鼎今以西汉定陶鼎置焦山诗以纪事呈中丞夫子 这首诗是诗人为了纪念焦山的古迹而写的,其中提到了“周鼎”和“西汉定陶鼎”,这些都是古代的珍贵文物。诗人用这些文物来比喻焦山的美景。 载将东京遗,兼叩西竺法。 并峙辉旃林,分别照花塔。 制殊齐钟悬,响类粥鼓鞳。 或可藏毒龙,未许饲怖鸽。 联同奎璧珍,铸岂金铁杂。 永镇枯木堂,世守白足衲。 佳话佚前代,胜事载新札。 跋过醧舫工,句夺蚕尾惬。
【注释】 嗜古延陵翁:对南宋著名学者方炉的敬称。 汉鼎砂痕黄,商彝藓斑绿:汉代青铜器上的砂土痕迹是黄色的;商周铜器上的绿色斑纹。 有炉其形方,吉金制殊朴:这口炉子的形状是方形的,用的材料是黄金制作的(“吉金”指黄金,这里指制作工艺)。 流传宋中兴,屡寓尚方目:这口炉子在宋朝中兴时期就已存在了,并多次被用作御用之物。 圆非卓一峰,平不欹四足:这个炉子的圆形不是山峰的形状,底部也不是四角翘起的。
这首诗是周松霭在《呈周松霭夫子即敬题诗文集后》中的诗句。以下是逐句的解读: 夫子设吏治,守此长不渝。 夫子,指的是周松霭,他是这里的主角;吏治,是指管理官吏和地方事务;守此长不渝,意思是坚守自己的职责,永不改变。 得官赴岭右,古邑龙城隅。 得官,是指得到官职;岭右,是指岭南地区;古邑,是指历史悠久的城市;龙城,是指龙州,古代地名。 下车誓饮水,蔀屋和风敷。 下车,是指官员到任;誓饮水
【诗句】 西汉定陶共王陵鼎歌 汉家孝惠践炎祚,封地既削闻梁王。 隆准子孙就藩位,惟恢实始膺雄疆。 诏诸郡国立高庙,俾奉尊卣歆烝尝。 定陶之鼎亦其一,缪篆二八铭都仓。 长陵草没井火熄,旧物沦落无何乡。 仅从博古认款识,铁官鼓鞴空精良。 今兹古鼎制殊朴,范自何代来何方。 通高七寸器杀半,盖疑盂覆形圆铛。 三环列非一峰卓,两耳峙并三足强。 雷纹篆带品莫定,六夔三牺名难详。 西汉陶陵字可辨
这首诗的作者为北宋诗人苏轼,题目为《焦山旧藏周鼎今以西汉定陶鼎置焦山诗以纪事呈中丞夫子》。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神物有显晦,两美期必合。 重宝传周京,彝器纪汉腊。 缅思鼓鞴初,星躔各千匝。 匹如剑雌雄,延津未相狎。 一鼎蹲祗洹,万古不摧拉。 远傍焦先庐,江云护重沓。 粹质惊蛟螭,宝气烛阊阖。 文奇云雷旋,状古饕餮压。 格右释最精,内门辨尤洽。 无专暨世惠,一一参秘笈。 铜狄休夸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题目是《中秋玩月忆旧游作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寒烟如织风飕飕,缫丝雨密飘复休。 寒风中飘洒的烟雾像细丝一样织成,雨水密集地飘落又停止。 木犀狼藉固足惜,还恐良夜孤中秋。 桂花树被风吹得凌乱稀疏,实在令人可惜,担心这个美好的夜晚无人欣赏。 天公不随人所料,更余夜色开清幽。 老天爷没有按照人们预料的那样下雨,而是让夜色变得清新幽静。 鱼鳞碎作霁云片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周松霭是南宋诗人,字子美,号雪溪。他与陈亮、吕祖谦友善,并同游于陆游之门下。此诗当作于淳熙七年(1180年)冬,时周松霭正隐居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而作此诗以自勉。其诗虽为咏怀之作,然亦有所寄托。 首联“因之不再出,心益卑华膴”二句,表达了周松霭辞官不仕的决心。他厌倦了仕途的钩心斗角,更向往着退隐山林的闲适生活。这里的“卑”,是轻视的意思;“华”,指的是繁华;“膴”
注释: 少焉人静月趖午,凉飙清露相夷犹。 置身浑似广寒窟,飘飘逸兴仙为俦。 于今渺忽若梦寐,安栖幸较他乡优。 间吟静玩意未足,邻家美酝无妨求。 姮娥劝汝一杯酒,莫便匿影蛾颦修。 来宵光景纵未缺,何异隔岁生离愁。 况复阴晴未可度,径须达曙传觥筹。 雄鸡更勿遽腷膊,烛龙稳卧榑桑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中秋玩月忆旧游的诗歌,诗人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少焉人静月趖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