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玉局天人流,元祐作守来杭州。
两湖浚后葑草薙,长堤筑罢垂杨柔。
为民种德难悉举,退傅而后公其尤。
政闲铃阁净于水,双松闻植庭之幽。
碧云圆合叶常满,黄雪细糁花初稠。
偶偕枯衲证禅悦,闲邀冷宦联吟讴。
怡颜应与此松对,蓝田丞署能同不。
迄今几阅七百载,公虽仙去松犹留。
根蟠力压雷雨拔,干攫怒偃蛟龙遒。
烟钗雾鬣互掩映,古柯老蘖恒蚴蟉。
后人见者歌勿伐,不数邵武夸安榴。
回思公也立朝宁,岁寒之节惊同俦。
建言抗直忘忌讳,赋诗奇崛凭搜求。
去杭而后迹靡定,一官转徙炎荒投。
梅花岭外行踯躅,桄榔树底闻钩辀。
雪泥鸿爪不再至,侧身东望成阻修。
松风亭子僦居日,得无触物增羁愁。
平生敬公入骨髓,公之磊砢松应侔。
惜余坐此腰脚弱,之而鳞甲观无由。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年间任杭州知府时种的松树。诗中赞美了这株松树的美丽,也反映了苏轼的政治理想和人格魅力。
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峨嵋玉局天人流,元祐作守来杭州。
峨嵋(四川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玉局(玉皇大帝的宫殿)是指道教的神仙世界,这里指代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祐是宋朝的年号,苏轼当时担任杭州知府。
两湖浚后葑草薙,长堤筑罢垂杨柔。
两湖指的是杭州的两个湖泊,葑草是水生植物,这里指代的是西湖边的湿地。长堤是指杭州的护城河——白堤。垂杨柔是指杨柳随风飘动的柔美姿态。
为民种德难悉举,退傅而后公其尤。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百姓种德很难做到全面,但退隐后,他在杭州做官时尤其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
政闲铃阁净于水,双松闻植庭之幽。
政闲是指政事繁忙,铃阁是指古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指代的是杭州的官府。双松是指在杭州的庭院里种植的两颗松树,它们生长在安静的环境中,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碧云圆合叶常满,黄雪细糁花初稠。
碧云指的是绿色的云彩,圆合叶常满是指树叶茂盛,绿油油的,常常饱满。黄雪细糁花初稠是指花朵开始变得繁密起来。
偶偕枯衲证禅悦,闲邀冷宦联吟讴。
枯衲是指破旧的袈裟,这里比喻苏轼自己。证禅悦是指通过修行达到心灵愉悦的境界。闲邀冷宦联吟讴是指苏轼与友人一起吟诵诗歌,享受宁静的时光。
怡颜应与此松对,蓝田丞署能同不。
怡颜是指愉快的心情,蓝田丞署能够同此松对指的是苏轼认为自己能够像松树一样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迄今几阅七百载,公虽仙去松犹留。
七百载是指从宋朝到现在经过了七百年的时间,公虽然已经仙逝,但松树依然存在。
根蟠力压雷雨拔,干攫怒偃蛟龙遒。
蟠是指盘绕,这里形容松树根部盘曲有力,可以承受雷雨的冲击。干攫怒偃蛟龙遒是指松树枝条粗壮有力,就像蛟龙一样矫健。
烟钗雾鬣互掩映,古柯老蘖恒蚴蟉。
烟宝钗钗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雾鬣是指云雾中的鬃毛。互掩映是指相互遮挡,交织在一起。古柯老蘖恒蚴蟉是指古老的树木和嫩芽总是生机勃勃。
后人见者歌勿伐,不数邵武夸安榴。
后人看到这棵松树会被歌颂赞美,不要砍伐它,不会超过邵武的梅花岭上的安石榴。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松树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回思公也立朝宁,岁寒之节惊同俦。
回思公也立朝宁是指回想起当年苏轼也在朝廷上为百姓做事,岁寒之节惊同俦是指岁末寒冷时节,人们都会感叹时光荏苒,而苏轼却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和风度。
建言抗直忘忌讳,赋诗奇崛凭搜求。
建言抗直是指直言进谏,不畏权势。抗直忘忌讳是指不受世俗偏见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赋诗奇崛是指写诗才华出众,风格独特。
去杭而后迹靡定,一官转徙炎荒投。
去杭而后迹靡定是指离开杭州之后,他的足迹再也没有定下来。一官转徙炎荒投是指他辗转各地做官,最后被贬到南方的荒漠地区。
梅花岭外行踯躅,桄榔树底闻钩辀。
梅花岭外行踯躅是指梅花岭外的道路上,苏轼独自行走时感到迷茫和彷徨。桄榔树底闻钩辀是指听到桄榔树下传来的船橹声。
雪泥鸿爪不再至,侧身东望成阻修。
雪泥鸿爪是指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不再至是指不再出现。侧身东望成阻修是指苏轼站在东边眺望远方,但只能看到一片阻隔视线的风景。
松风亭子僦居日,得无触物增羁愁。
松风亭子僦居日是指苏轼租用的松风亭子作为住处时的日子。得无触物增羁愁是指因为经常接触景物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平生敬公入骨髓,公之磊砢松应侔。
平生敬公入骨髓是指苏轼一生都敬仰和怀念他。公之磊砢松应侔是指他的人品和才华都与松树不相上下。这里的“侔”是指相等的意思。
惜余坐此腰脚弱,之而鳞甲观无由。
惜余坐此腰脚弱是指我因为年纪大了而身体虚弱。之而鳞甲观无由是指想要观赏那些美丽的鳞甲状的松针也没有办法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