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华野中丞总制湖广

中旨才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
如闻元祐徵司马,未许东山卧谢公。
列郡应多投墨绶,当朝谁不避青骢。
澄清岂但荆襄路,伫见吁谟沃圣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华野中丞总制湖广》是一首描写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任命和期望的诗歌,反映了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皇帝对于地方事务的重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蓝启肃,字恭元,号惕庵,即墨人,原姓启冕,以叔父方伯润荫入监,康熙甲子年改今名。他出身于清正世家,有清贻居诗集,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可。
  2. 诗歌原文:中旨才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如闻元祐征司马,未许东山卧谢公。列郡应多投墨绶,当朝谁不避青骢。澄清岂但荆襄路,伫见吁谟沃圣衷。
  3. 诗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郭华野中丞总制湖广这一重要职务的期望和赞赏。通过“中旨才传出汉宫”一句,诗人强调了诏书的重要性和直达宫廷的权威。而“直教欢喜到儿童”,则描绘了诏书发布后,民众和官员们的喜悦之情。接着,“如闻元祐征司马”,暗示了郭华野可能被任命为重要的军事或文职官员。“列郡应多投墨绶”,意味着郭华野在处理政务时将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响应。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期待和谐的氛围,展现了朝廷对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及对其能力的充分信任。

《送郭华野中丞总制湖广》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深刻的历史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才能的认可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