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
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
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
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
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
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
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
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
结庐十五载,不识金精路。
夜月明空山,时闻钟声度。
忆我七八岁,曾一随诸妇。
巾车到洞门,嘿然生疑惧。
洞中忽有光,云殿凌丹雘。
翠竹摇空寒,白日蒙雨雾。
仿佛记曲水,海棠缘石户。
草色映罗裙,逐伴踏花去。
涧水湿弓鞋,逡巡避母怒。
忽忽三十年,仍向峰头住。
世事几兴衰,家门亦多故。
徵兰不可期,弄瓦杳无与。
出户泪如丝,入户泪如雨。
人生能几何,年光如驰骛。
安得辞人间,洒扫侍仙驭。
自翠微山望金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翠微山望金精》是清代诗人谢秀孙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又略带神秘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诗中的“薄暮秋初风”营造了一种凉爽而稍有些凉意的氛围,与随后的“木叶下庭圃”形成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机。接下来,“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诗人被邀请去游历一处美丽的景致,这里的“盘姗出坡树”形容诗人步履缓慢地走出树林,增添了一份悠然自得的感觉。
主题探讨: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诗中“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的部分,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隐逸或仙道的象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自翠微山望金精》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大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