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初晴沿村眺望

昔日词场喜啖名,年来鸥鹭已寻盟。
乱书堆里支颐卧,老树村前拄杖行。
酒旆插檐沾雨湿,纸鸢牵线挟风鸣。
剧怜景物清明近,天意回瞋肯放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积雨初晴沿村眺望》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这篇文章以清新自然、活泼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雨后初晴时,沿村漫步所见所感,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风景图。

袁枚,字文漪,号简斋,江苏苏州人,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颇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尤以诗名噪一时,其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积雨初晴沿村眺望》原文如下:

“余至吴江,游虎丘,过寒山寺,登枫桥,望太湖之水浩淼然。久雨新霁,风恬浪息,湖光山色,皆为一碧。沿村而走,见田舍鸡鸣犬吠,儿童戏逐,老农耘锄,妇女浣纱,皆如画中景也。

日丽风和,云淡天高。遥想古人,亦有同乐乎此者否?吾辈幸得游观,亦当珍惜。遂停舟泊岸,倚篷临流,把酒临风,吟咏自适。

忽闻渔舟唱晚,声入云霄。余乃起行,循声而去。见渔人收网而归,满载鱼蟹,欣然有喜色。问其所得几何,笑而不答,但顾左右而言他。余知渔人之乐,亦足乐也。

日薄西山,舟人已去。余乃下船登岸,回瞻村落,烟霞掩映,一片锦绣。于是乘兴而行,留连忘返。夜宿于村中,听蛙声一片,心旷神怡,梦魂俱清。

次日,晓行而归。途中遇雨,遂改道而行。虽经风雨之苦,然心中喜悦,犹如春草更生,不觉其劳矣。

此行既毕,余怀感慨良多。人生如朝露,光阴易逝。然而,若能珍惜当下,与民同乐,则亦足以慰情悦性。故作此记,以志游历。”

《积雨初晴沿村眺望》以其生动的场景描写、朴素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审美追求。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通过对农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传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