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饯春

新绿愁烟,残红妒雨,匆匆断送芳春。晓钟怕听,偏是易黄昏。吹到楝华风信,惊瞥眼、絮雪梨云。增惆怅,东郊祖饯,芳草也销魂。
痴心何处诉,薄浇杯酒,暗祝花神。倩杜鹃,枝上留住东君。莫使骊歌频唱,有多少、燕恼莺嗔。还凭籍,游丝一缕,系住斜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江山饯春》是清代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满庭芳·江山饯春》的作者是郑文焯,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正白旗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文学成就在近代词坛上有着重要位置。郑文焯不仅善于书画,还以词名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2. 诗词原文:南雪兰襟,东风茸帽,旧情人比花狂。江城画里,楼阁隐垂杨。可奈春霏冉冉,都换了新绿池塘。销魂地,残红有恨,还作燕泥香。年年,春尽日,疏灯听雨,总是他乡。纵清歌缓客,怕近离觞。早识芳心一点,收拾与,蝶粉蜂黄。今宵梦,吴波半剪,应附北归航。
  3. 诗词赏析:郑文焯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在《满庭芳·江山饯春》中,他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艺术效果。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此外,通过对春天的描述,郑文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4. 文化意义:《满庭芳·江山饯春》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文学史上,它为研究清代诗词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视角。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首词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满庭芳·江山饯春》不仅是郑文焯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展现。通过欣赏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和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