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怀外家更生斋藏书处

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
独惜嫏嬛地,都成劫火馀。
枣梨抛世业,蝌蚪惜楹书。
未必风雷护,空教富五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乱后怀外家更生斋藏书处》是清代诗人缪重熙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亡故家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还反映了他面对乱世依然坚守文化传统的精神风貌。

诗中“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表达了诗人在外祖父母家中经历的灾难与失落感。这不仅仅是对外家的哀悼,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感慨。这种对家族和过往生活的回忆,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诗人在诗中提及了枣梨等物品,这些物品象征着他的家庭产业和文化遗产。《乱后怀外家更生斋藏书处》中的“独惜嫏嬛地,都成劫火馀”,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遗产被毁后的痛心与惋惜。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损失,更是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刻体现,反映出诗人在乱世中依然保持着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缪重熙作为郡庠生,其个人品质和学术成就也被记录在案。他在贫困中仍坚持自学,品德高尚,以孝道著称。例如,他至孝亲割股疗亲疾的事迹被记载于邑志中。这些事迹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品格,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家庭的忠诚,这些都是诗歌中值得称赞的品质。

缪重熙还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如《更生斋文集·西圃记》中提到的平台、楼阁、山石、梅树等,这些都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与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文字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文化的理解传递给后人。

《乱后怀外家更生斋藏书处》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缪重熙的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文人的精神追求。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活轨迹和文化贡献都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深入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