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至泰山观水磨即事口占

花明柳暗别成村,谁逞机心截水根。
溟海飞涛浮日月,殷雷挟雨破朝昏。
山夸幽折窝藏壁,客怪衣冠犬吠门。
信步不寻来去迹,指迷犹见古风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至泰山观水磨即事口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作者在泰山观看水磨的情景,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诗中的“春日至泰山”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季,而“观水磨即事口占”则表明了作者在泰山上观赏水磨时所进行的即兴创作。水磨是古代的一种水力机械,用于磨制谷物等粮食,因此这里的“水磨”也象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还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即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他的诗歌以表达真情实感、关注民生疾苦为特点,深受后人喜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