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烜
【注释】 (1)“卅年”:三十年,指杨补帆与诗人相识的三十年。 (2)“西冷”:杭州西湖的古称,诗人曾寓居此地。 (3)“中一”:指杨补帆的字“中一”。 (4)“三绝”:《宣和画谱》载:“王诜有《溪山行旅图》,李公麟有《龙眠寺塔图》,范宽有《溪山行旅图》,皆一时之绝品。”即指杨补帆的山水画。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作者在题中说“即寄”,可见是应杨补帆之请而作的。诗以简洁的笔调
【注释】 钓台:位于淮阴,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藏弓钓处。后泛指钓鱼台。见《史记·项羽本纪》注引应劭《风俗通》。 把竿(bāng ɡān):《汉书·韩信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取鱼腹中书,曰:‘公,小人也。”信取书视之,乃乐毅兵法三篇,因窃而读,为文,诵读有得,曰:“当斩!”读书欲睡,信出师语曰:“汉王使信非材,碌碌如钝钩者也,然侯相国足下不知信材也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哺饥坡 昨由灵石谒淮阴,等是酬恩国士心。 闻说哺饥当此坡,翳桑日卓影沈沈。 逐句解读与注释: 1. 昨由灵石谒淮阴:这是诗人在昨日(昨天)从灵石这个地方去拜访了淮阴(今江苏淮安)。灵石和淮阴可能都是地名,也可能是作者用来象征某种意义的地方。 - 注解:灵石和淮阴可能是作者曾经去过的地方,或者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意象。 2. 等是酬恩国士心
【注释】 观吟香仙馆图:观看杨补帆的《吟香仙馆图》(即《吟香仙馆记》)。 即寄:即,就。 杨补帆(1853—1916),名庆澄,号补帆,广东南海县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法家、篆刻家。他一生酷嗜书法艺术,精于篆刻,曾自撰铭石“以书为骨,以印为肉”。著有《补帆诗稿》、《吟香仙馆集》等。 百树梅花一草堂,人间雅俗本难量。 侬家五亩田中宅,墙下团团种女桑。 百树梅花百株园中,一草堂内尽春光;
注释: 杨柳垂下长长的丝线,草毯铺展在草地上。羊昙西醉过那州城的土埂。低徊许子凄凉的诗句,我和将军是故人。 赏析: 这首词以写意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杨柳垂丝草展茵”,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垂下长长的丝线,草丛铺展在绿色的地毯上。这种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愉悦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突然转变了气氛,“羊昙西醉过州堙”,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哀伤
【注释】 胜地由来妙迹垂:胜地即名山,由来,自古以来。妙迹,指名胜古迹,垂,留传下来。何年寺渺仅留基:何年,何时。渺,渺茫,空寂无物。寺,寺庙。渺仅留基,寺庙已经消失。 闲寻夕照荒榛裹:闲寻,闲暇中搜寻。夕照,夕阳的余晖。榛,灌木丛。裹,包围。 太息横陈耐辱碑:太息,叹息。横陈,横卧在地上。耐辱碑,忍辱负重的碑文。 赏析: 行上党山中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胜地由来妙迹垂,何年寺渺仅留基”
注释: 强将浊酒涤烦襟,聚散无端慨盍簪。 这句诗的意思是用一杯浊酒来洗涤内心的烦忧,对于人生的聚散无常感到无奈与感慨。 独立斜阳情一往,满庭飞絮又春深。 这句诗的意思是独自站在斜阳下,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感受为主线,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诗人用浊酒洗涤烦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而独自站在斜阳下
正学原非阿世材,可堪辕叟老难回。 司空城旦书何用,莫怪公孙侧目来。 注释:儒林传二首是清代缪烜所作的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者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困境和压力。诗句“正学原非阿世材,可堪辕叟老难回”意味着真正的学问不应该是为了迎合世俗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而诗人自己却已经年老体衰,难以回到那个理想的时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注释: 1)闲吟二首:作者自号漫士,以“漫士”为号。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 2)无才不对天人策:天人策:上天和人事的谋略,比喻治理天下的方略。无才能的人不会制定出能治理天下的方略。 3)无德不营安乐窝:安乐窝:指舒适的居所。没有德行就不会去营造安逸舒适的居所。 4)阅尽古今夷佚传:夷佚传:指古代的《夷、惠传》。这是一篇记载孔子与鲁君谈话的故事。
病中率吟二首 其一 【注释】:从无得意遑知失,绝少欢悰那识忧。荏苒光阴同过客,朝冠袒裼总吾俦。 【赏析】:这是一首写病中心情的五言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因病而感到失落、忧愁的情感。 “从无得意遑知失”,意思是说自从没有得意的时候,就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过去经历的一种感慨,他曾经有过得意的时刻,也曾经有过失去的时刻,但现在他已经失去了这些,所以他不知道什么是值得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