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溪独往

咫尺桥西路,香风动芰荷。
罢餐长散步,无伴亦相过。
逸兴亲鱼棹,闲心羡雨蓑。
新诗吟欲就,隐隐起菱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荷溪独往》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荷溪独往》的作者是戴亨,字通乾,号遂堂,生于乾隆六十年己卯(即1795年),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担任齐河知县,并著有《庆芝堂诗集》。戴亨不仅在文学上有建树,也深谙诗学理论,其作品多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典雅风格。
  2. 诗作原文:咫尺桥西路,香风动芰荷。罢餐长散步,无伴亦相过。逸兴亲鱼棹,閒心羡雨蓑。新诗吟欲就,隐隐起菱歌。
  • 咫尺桥西路:描绘了诗人站在桥边,面对桥西的景致,感受到的那份亲切与熟悉感。《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写,此处的“香风动芰荷”,则通过荷花的香气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 香风动芰荷:表达了荷花随风摆动,散发出阵阵清新香气的景象。荷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此句通过对荷叶的动态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 罢餐长散步:反映了诗人饭后散步的情景。古代文人常有饭后散步的习惯,这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也是一种心灵的放松。此句中的“无伴亦相过”,则表现了诗人独自漫步时的心境,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与洒脱。
  • 逸兴亲鱼棹:描述了诗人在湖上划船的情景。这里的“逸兴”指的是闲适的心情,“鱼棹”则是指捕鱼的工具,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此句通过对比“无伴”与“相过”的孤独与陪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却又不孤单的情感。
  • 閒心羡雨蓑:表达了诗人羡慕渔夫的心情。雨蓑是指用蓑衣遮挡风雨以避寒的一种渔夫装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大自然的亲近感。此句通过对比诗人与渔夫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两种生活方式的差异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 新诗吟欲就:描绘了诗人创作新诗的场景。这里的“新诗”可能是指新创作的诗词或者是新的诗歌想法,而“吟欲就”则意味着诗人正在努力将其付诸实践。此句通过展现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隐隐起菱歌:描绘了远处传来的菱歌声。这里的“菱歌”可能指的是采菱人在湖上劳作时发出的歌声,而“隐隐”则传达出了歌声悠扬、难以捉摸的感觉。此句通过描绘声音的传播与回响,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与深度。

《荷溪独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作品,也是一幅生动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的画面。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深情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趣味及文化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