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渡江

瓜步扁舟晓,金山翠霭澄。
莺花三月渡,风土百年心。
地势分南北,江流自古今。
废兴思往迹,感叹一何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瓜州渡江》是清代诗人陈式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式金:字以和,号寄舫,浙江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经历。他性格恬憺,收藏书法名画,精于鉴别,喜山水,得元人超逸之致。陈式金还筑有别业“适园”,并设有“易画轩”用于约画,与四方名人交流书画。他著有《适园自娱草》,反映了他对书画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2. 偶渡长江有所疑,自来浑朴耐撑持。
  • 偶渡长江有所疑: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渡江时的所思所感,可能因江水浩渺、景色迷人而心生疑惑。
  1. 金山㟞嵃空诸有,焦麓深藏景物滋。
  • 金山㟞嵃空诸有:描述了金山的雄壮景象,给人以空无一物的错觉。
  1. 偶渡长江有所疑,自来浑朴耐撑持。
  • 自来浑朴耐撑持: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浑然天成和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瓜州渡江》以其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着诗中描述的江水、山川之美。
  • 语言优美: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富有画面感,通过寥寥数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诗中的“偶渡长江”可能隐喻了作者个人或社会在面对未知与变化时的心态和选择。
  • 作者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这种心境反映在其作品中,使得整部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瓜州渡江》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句式,营造出一种朴素而不失深度的美感,展现了清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文人对此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
  • 传承意义:《瓜州渡江》作为清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现代价值
  • 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虽然科技迅猛发展,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欣赏并未减少,《瓜州渡江》等经典之作仍被后人传颂,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审美教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瓜州渡江》不仅是清代诗人陈式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