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渡江与金孝廉棕亭同作

行李发江东,帆轻御便风。
几朝同啸咏,千里破空蒙。
天入南徐阔,山经北固雄。
君才堪利涉,吾道近蓑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口渡江与金孝廉棕亭同作》是清代诗人戴亨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渡江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才情的认可和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戴亨(约1760年—约1830年),字文开,号南园,江苏无锡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以诗词著称。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状,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艺术成就:戴亨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赞誉。他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其作品常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 全文:行李发江东,帆轻御便风。几朝同啸咏,千里破空濛。
  • 注释:本诗为作者戴亨所作。“行李”指旅途中的行囊,“发江东”意味着从东面的某个地点开始旅行。“帆”指船帆,“轻御”形容船帆轻快且顺应风向。“几朝”指的是多次,“同啸咏”表示共同吟诵或歌唱。“千里”指长途跋涉的距离,“破空濛”则表达了超越重重困难的景象。
  1. 主题思想
  • 友谊与相遇:诗中通过对渡江这一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作者与其友人的相逢及其间的友情。通过这种相遇,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珍视。
  • 自然美的追求:诗中提及“万里破空蒙”,这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远行,也象征着精神追求的自由和不受束缚。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谐自然状态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帆轻御便风”象征着顺风顺水,而“千里破空濛”则表达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语言的简洁:整首诗用词精炼,没有多余的修饰,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景象。这种语言的简约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文化意义
  • 文人雅集的代表:这首诗是文人聚会的写照,展现了文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所崇尚的文化品位。它反映了一种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价值。
  • 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戴亨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至今仍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京口渡江与金孝廉棕亭同作》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还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