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海关感赋

万里涂膏筑怨年,讵知二世祚随迁。
界分天地华夷限,计并山河日月绵。
堠吏千秋仍守钥,戍兵此日正防边。
风尘寂寞驱车入,望里闲愁起暮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山海关感赋》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入山海关感赋》的作者,戴亨(1758-1828),字通乾,号遂堂,辽阳(今属辽宁)人。他乾隆六十年己卯(1795)进士,官至齐河知县,且有《庆芝堂诗集》传世。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反映了清代中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2. 诗词原文:万里涂膏筑怨年,讵知二世祚随迁。界分天地华夷限,计并山河日月绵。堠吏千秋仍守钥,戍兵此日正防边。风尘寂寞驱车入,望里闲愁起暮烟。
  3.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入山海关”为题,通过描绘长城关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首联“万里涂膏筑怨年,讵知二世祚随迁”,诗人感叹国家的兴衰变迁,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的感慨。颔联“界分天地华夷限,计并山河日月绵”,则进一步描绘了中国大地的辽阔与壮丽,以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颈联“堠吏千秋仍守钥,戍兵此日正防边”,通过守卫边关的士兵和站岗瞭望的官员,展现了国家边防的严峻与重要性。尾联“风尘寂寞驱车入,望里闲愁起暮烟”则传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戴亨的《入山海关感赋》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清朝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清朝时期的文学风貌,也能从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