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与友人分得时字

紫陌商飙扑面吹,天涯王粲倚楼悲。
凤城景物凋零日,龙塞冰霜酷烈时。
望子老亲情正切,傍人孤客梦空驰。
填胸羁绪何能遣,慷慨留君且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与友人分得时字》是清代戴亨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友情珍贵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内容
  • 诗的开头描述了紫陌商飙的吹拂,以及天涯王粲的倚楼悲情。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 “凤城景物凋零日”和“龙塞冰霜酷烈时”两句则具体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展现了季节变迁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这里的景物凋零和冰霜酷烈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着人间的沧桑和世事的艰难。
  •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朋友的思念之情:“望子老亲情正切,傍人孤客梦空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孤独无助的情绪。
  • “填胸羁绪何能遣”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法排解的忧愁。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和动人。
  • 最后,诗人以慷慨激昂的态度结束全诗:“慷慨留君且赋诗。”这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每句字数严格一致,音节和谐,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音律美。
  • 在修辞方面,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凤城景物凋零日”中的“凤城”象征着京城,而“景物凋零”则暗示了繁华背后的落寞。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摹,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诗中的直抒胸臆,让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也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1. 文化背景
  •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常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 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之一,戴亨的生活时代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吻合,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时代感。
  • 戴亨作为汉军旗人,他的仕途经历了从进士到知县的转变,这一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增添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1. 审美情趣
  • 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而且在形式上也体现了严谨的艺术性。
  • 诗中的用词讲究,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与个人情怀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历史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清代诗歌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对研究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秋日与友人分得时字》是一首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清代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更体现了他对人生、时间和友情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