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闻雁

伊兹春始,馀寒未融。
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
静言思之,似罹罦罿。
惊弦既脱,栖息靡踪。
提提鸒斯,载西载东。
维鹊有巢,亦以御冬。
凡鸟有托,尔独孤穷。
我闻其声,翘首长空。
瞻望弗及,忧心有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闻雁》是一首清代的诗词作品,由戴亨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戴亨是清代诗人,其生平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清代中后期,具体时间为康熙、雍正年间,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为其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诗词原文:《立春闻雁》
    伊兹春始,馀寒未融。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静言思之,似罹罦罿。
    惊弦既脱,栖息靡踪。提提鸒斯,载西载东。
    维鹊有巢,亦以御冬。

  3. 诗词赏析:《立春闻雁》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立春之时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中“伊兹春始,馀寒未融”描述了春天的气息虽已到来,但余寒尚存。“有雁哀鸣,过我房栊”描绘了大雁飞过窗前的声音,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接下来的“岂避南暄,眷此北风”表达了大雁不畏寒冷,向北飞行的景象。“静言思之,似罹罦罿”则通过大雁的比喻,暗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最后两句“提提鸒斯,载西载东。维鹊有巢,亦以御冬”则形象地描绘了鸟的迁徙和筑巢行为,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规律的存在。

可以看出《立春闻雁》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流露。通过对其深入的解读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