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兹春始,馀寒未融。
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
静言思之,似罹罦罿。
惊弦既脱,栖息靡踪。
提提鸒斯,载西载东。
维鹊有巢,亦以御冬。
凡鸟有托,尔独孤穷。
我闻其声,翘首长空。
瞻望弗及,忧心有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借春燕寄寓诗人的身世之感。

词人借立春之时听到哀鸣的春燕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伊兹”句,点明时间,“馀寒未融”,说明此时天气尚未转暖,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到来。“有雁哀鸣”,写立春之际,听到大雁南去的哀鸣声。“过我房栊”,写大雁飞过自己的窗前。“岂避南暄,眷此北风”,写大雁不顾南方温暖的气候,却依恋北方的寒冷气候。“静言思之,似罹罦罿”,写自己静下心来思考,觉得这大雁就像被网罗住一样。“惊弦既脱,栖息靡踪”,大雁在惊恐中挣脱了束缚的箭矢,然后四处漂泊不定。“提提鸒斯,载西载东”,大雁时而高飞,时而低飞,时而飞往西边,时而飞往东边。“维鹊有巢,亦以御冬”,大雁在天空中飞翔,也有自己的巢穴,也能抵御严寒的冬天。“凡鸟有托,尔独独孤穷”,所有的禽鸟都有自己的依靠和依托,只有你这只可怜的鸟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闻其声,翘首长空”,作者聆听着大雁那悦耳的声音,仰望着高空中飞翔的大雁。“瞻望弗及,忧心有冲”,但仰望着空中的大雁,却无法看到它们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立春之际,听到大雁南飞的哀鸣。这声音让词人想起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如同大雁一样被命运摆布。大雁不顾南方温暖的气候,却依恋北方的寒冷气候。大雁在惊恐中挣脱了束缚的箭矢,然后四处漂泊不定,有时高飞,有时低飞,有时飞往西边,有时飞往东边。所有的禽鸟都有自己的依靠和依托,只有这只可怜的鸟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聆听着大雁那悦耳的声音,仰望着高空中飞翔的大雁。但我仰望着空中的大雁,却无法看到它们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之情。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借立春之时听到哀鸣的春燕而抒发自己的感慨。词人借春燕抒怀,将个人遭遇比附于大雁的命运,表现了词人孤独无助的悲凉境遇。

开头两句“伊兹春始,馀寒未融。”交代了时间是在立春时节,天气还没有完全回暖。“有雁哀鸣,过我房栊。”大雁的鸣叫声穿过窗户传来,使词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岂避南暄,眷此北风。”大雁不愿向南飞去享受温暖气候,却依恋北方的寒冷气候。这句表现出大雁不畏艰难困苦、不惧严寒酷暑的精神,同时暗喻词人的坚贞与执着。“静言思之,似罹罦罿。”大雁在惊恐中挣脱了束缚的箭矢,然后四处漂泊不定。“提提鸒斯,载西载东。”大雁时而高飞,时而低飞,时而飞往西边,时而飞往东边。“维鹊有巢,亦以御冬”。大雁在天空中飞翔,也有自己的巢穴,也能抵御严寒的冬天。“凡鸟有托,尔独独孤穷。”所有的禽鸟都有自己的依靠和依托,只有这只可怜的鸟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闻其声,翘首长空。”作者聆听着大雁那悦耳的声音,仰望着高空中飞翔的大雁。“瞻望弗及,忧心有冲。”但仰望着空中的大雁,却无法看到它们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之情。

全词由物及人,由小见大,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命运、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