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子正出居庸作

偶谢承明去,聊为塞上行。
千山横朔气,万马动边声。
上谷风沙暗,渔阳鼓角鸣。
江南庾信在,萧飒尽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黄子正出居庸作》是清代诗人戴宏烈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偶遇友人,在旅途中一同前往居庸关的情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偶谢承明去,聊为塞上行。
    千山横朔气,万马动边声。
    上谷风沙暗,渔阳鼓角鸣。
    江南庾信在,萧飒尽平生。

  2.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相遇和共同经历的旅行。诗人以“偶谢承明去”开头,表达了对友人突然告别的意外和无奈。接着,“聊为塞上行”透露出一种随性的出发,也许是为了寻找某种心灵的慰藉或是为了探索未知的风景。
  • 自然描写:诗中的“千山横朔气”和“万马动边声”形象地描绘了居庸关周围壮阔的自然景观和边境的紧张氛围,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边疆景象。“上谷风沙暗”和“渔阳鼓角鸣”进一步衬托了这种边塞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文化内涵:“江南庾信在”一句不仅点明了地域特色,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庾信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处的提及可能是对庾信生平的一次致敬或怀念。
  1. 创作背景
  • 戴宏烈的这首《同黄子正出居庸作》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根据诗句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应景之作,可能是在某次与朋友的旅途中所作。这种旅行往往伴随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思考,因此诗歌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描述。
  1. 艺术手法
  • 诗歌采用了直白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简单的词汇如“谢”、“行”、“横”等,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旅行的心情和对环境的直接感受。
  • 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万马动边声”、“风沙暗”、“渔阳鼓角鸣”等,这些生动的场景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 诗的结构简洁明了,首两句设定了整体的旅行场景,后三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

《同黄子正出居庸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也是一首充满历史和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文化的引用,戴宏烈成功地展示了自己对旅行中所见所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