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漂母祠

漂母祠犹在,凄然日欲西。
义惟轻一饭,名已重三齐。
白马垂纶岸,清江浣苎溪。
望中人不见,荒草雉还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梓的《重经漂母祠》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恩惠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重访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漂母祠的场景,抒发了对恩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漂母祠犹在,凄然日欲西”这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感慨与哀愁。漂母,即古时给予韩信以饭食恩情的老妇人,她的行为在当时被传颂为美德。戴梓通过描述漂母祠的依然存在,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恩情的深远影响。

戴梓在诗中还提到了“义惟轻一饭,名已重三齐”,这表明他虽然只是接受过老妇人一次恩惠,但这个行为却使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这里的“名已重三齐”可能指的是他的名声或成就远播至三个齐国,反映了其品德的高尚和影响力。

诗的另一部分“白马垂纶岸,清江浣苧溪”,描绘了诗人回到旧地时的情景,其中“白马垂纶”和“清江浣苧”都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记忆中的清静与美好。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意境,也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的“望中人不见,荒草雉还飞”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表达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使得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感变化,还能从中领悟到关于生命、恩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戴梓的《重经漂母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一个充满哲思的故事,它让人们反思人性中的善与恶、恩与怨、得与失。戴梓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一个文人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过往恩惠的感恩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