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泪,江流尚有痕。
沧桑一家感,君父两朝恩。
山色旧城郭,水田新子孙。
北岩几回首,俎豆最消魂。
过涪州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涪州有感》是清代诗人濮文暹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清道光年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沉思。
《过涪州有感》不仅体现了濮文暹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时局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通过对涪州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到的景象与情感交织,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濮文暹,字子野,号秋江,清代诗人。濮氏世代以儒学为业,家族中不乏才子佳人。濮文暹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学识渊博。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濮文暹的诗歌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明快,内容上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濮文暹的诗歌创作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上,更多地是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关怀。例如,《过涪州有感》中的“君父两朝恩”,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向往。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显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过涪州有感》不仅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赞美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清代诗人濮文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