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伯严还金陵散原精舍

举世共安托,怜君聊复归。
悠悠大江水,历历故园扉。
雨砌花垂昼,风帘燕怯飞。
渊明北窗下,犹有酒觞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伯严还金陵散原精舍》是清代诗人瞿鸿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瞿鸿禨,字子寿,号铁君,湖南湘潭人。他的诗歌以典雅著称,对后世影响颇深。此诗作于他游历金陵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诗歌原文
    举世共安托,怜君聊复归。
    悠悠大江水,历历故园扉。
    雨砌花垂昼,风帘燕怯飞。
    渊明北窗下,犹有酒觞挥。

  2. 诗词赏析

  • 举世共安托:这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享受和平安宁的时光,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归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怜君聊复归:怜,意为怜悯。这句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深切情感,以及对其回归生活的期待。
  • 悠悠大江水:形容长江水波荡漾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的远行。
  • 历历故园扉:扉,即门或窗户。这句描绘了故乡景象清晰可见的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雨砌花垂昼:描述了雨中庭院中的花朵在白天也显得格外娇艳,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哀愁。
  • 风帘燕怯飞:燕子在轻风吹拂下飞翔,显得有些畏怯,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感。
  • 渊明北窗下,犹有酒觞挥: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回归生活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送伯严还金陵散原精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瞿鸿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去时的不舍,更是对其归来后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