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峰当户,林疏水绕村。
鸡声流涧底,犬吠倚云根。
地僻幽居乐,风醇古道存。
浑忘王事瘁,茅店醉清樽。
暮春道经舒城山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道经舒城山谷》是清代诗人韩允西所作的古诗。该诗通过对春季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古道风醇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韩允西(1637-1708),字仲止,号南皋,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康熙年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由于其才华出众,曾官至礼部侍郎,后来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广东,晚年归隐故乡。他的一生经历了官场浮沉与隐逸生活的转变,这种经历在他的诗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诗句原文及翻译:《暮春道经舒城山谷》全诗如下:
路转峰当户,林疏水绕村。鸡声流涧底,犬吠倚云根。
地僻幽居乐,风醇古道存。浑忘王事瘁,茅店醉清樽。
译文解释:山路转弯时,山峰正对着门,树林稀疏地环绕着村庄。鸡鸣声在山涧中回响,狗吠声从云根边传来。这里远离尘嚣,我过着宁静舒适的隐居生活,古老的道路依然保持着淳朴的风韵。我已经忘记了朝廷之事,沉醉在茅草屋前品尝一杯清酒之中。赏析与鉴赏:这首诗以“路转峰当户,林疏水绕村”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小径的画面。接着用“鸡声流涧底,犬吠倚云根”两句,将声音和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诗歌的动感和立体感。后文“地僻幽居乐,风醇古道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道情怀的珍视。结尾处“浑忘王事瘁,茅店醉清樽”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与豁达。
《暮春道经舒城山谷》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更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