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里接风烟,独立苍茫兴浩然。
秋色西来通渤海,晓云东望极朝鲜。
侧身人世如迁客,过眼光阴感暮年。
牢落吾生终寂寞,何须搔首问青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乾坤万里接风烟,独立苍茫兴浩然。
秋色西来通渤海,晓云东望极朝鲜。
侧身人世如迁客,过眼光阴感暮年。
牢落吾生终寂寞,何须搔首问青天。
《岫岩秋望感兴》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这首诗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秋天,当时作者已经40岁,仕途坎坷,心情抑郁,遂写下了这首感慨身世、抒发悲愤的七言律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山色空濛雨亦奇,
天容远大物皆微。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在蒙蒙细雨中,群山显得更加空灵而神秘。天空广阔无垠,云彩飘渺,而万物则变得微小。在这样的景致中,作者不禁想起了与友人共剪西窗蜡烛,畅谈巴山夜雨时的情景。然而,此时的他已无法与旧日的友人相聚,只能独自感受这份孤独与凄凉。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