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

遗祠重为拂埃尘,补种夭桃几树新。
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
不逢良木宁求荫,肯为黄金便屈身。
纵酒佯狂聊玩世,笙歌队里老青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是清代诗人归懋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归懋仪,清代诗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乾隆至嘉庆年间,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其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 诗歌原文:遗祠重为拂埃尘,补种夭桃几树新。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不逢良木宁求荫,肯为黄金便屈平。
  3. 诗歌内容解析:此诗以桃花庵的重建为背景,通过对桃花庵的描述和对重建桃花庵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志节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不满的情感。同时,通过桃花、红粉、青衫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4. 艺术特色分析:该诗在艺术上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对仗工整。特别是“补种夭桃几树新”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夭桃”与“国士”(国士多指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之间的隐喻关系,既富有哲理,又富有诗意。此外,诗人通过对桃花庵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活力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才华,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