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戴通乾

十年未见戴辽海,消息传来半可疑。
久识鳏鱼愁永夜,又闻老鹤耐长饥。
斯人憔悴至于此,大造生成岂不私。
万载千秋身后事,荣施落寞复谁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戴通乾》是清代诗人边连宝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戴通乾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锴(1686-1755),字铁君,号鷹青,辽东铁岭(今属辽宁)人。他的诗风古奥峭削,自辟门径,有《睫巢集》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寄答戴通乾》是李锴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故人哆口说仪型,歧路萧条见客星。独立望乡聊自遣,一酣倚酒未全醒。越中踪迹潜张廌,海上文章著管宁。莫问盘阴老樵父,断云枯木共沈冥。

  3. 诗歌赏析:《寄怀戴通乾》作为边连宝所作,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珍视。十年未见,消息传来半可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朋友间联系的稀薄。诗中提到“久识鳏鱼愁永夜”和“又闻老鹤耐长饥”,这些描写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和同情。

  4. 背景信息:边连宝生活在清代中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文学家和诗人。他与多位文人墨客相知,并留下了许多诗文传世。

《寄怀戴通乾》是一首充满情感、细腻入微的古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文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友情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相遇与别离的一种感慨。

相关推荐